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2
2025-05-21
2025-05-20
2025-05-19
2025-05-19
2025-05-17
2025-05-17
医改新业态:人民医院为人民回归“公益性”,淡化为“人民币”服务“趋利性”
2025-05-16
21世纪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已有超过2亿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与自我照顾。同时,根据中国疾病监测系统的数据测算,我国每年有4000多万老年人至少发生1次跌倒,其中约一半发生在家中。
在国内养老压力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围绕老龄人口的适老化改造相继启动,适老家具也紧跟老年人需求,同步出现。
适老家具的设计研发以老年人的身心需求和生活习惯为前提,搭建老年友好型居住环境,降低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旨在帮助老年人提升晚年居家养老的生活质量。
由于部分老年人的现行居住环境、配套设施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需求,适老家具正加速触达老年消费群体。
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强调要以需求为导向,推动各地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照护条件,增加居家生活设施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有效满足城乡老年家庭的居家养老需求。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其中要求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重点开发适老化家电、家具等日用产品。
可以预见,在消费需求激增和国家政策利好的双轮驱动下,适老家具这一赛道潜力巨大,或将成为未来泛家居行业可持续稳健发展的重要方向。
01适老化家具渗透多元生活场景
家居企业加码适老赛道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行动能力和对外界事物的应激能力变得迟缓,容易跌倒或磕伤,晚年生活大都需要更加人性化的呵护与帮助。
一套兼具功能性与实用性的适老家具,直接关乎着老年人日常起居的安全与舒适程度,也可以为老年家庭打造具有归属感和幸福感的空间环境。
十一五规划期间,“9073”养老概念首次在上海提出,目前已是我国养老战略中一直沿用的基础框架。这一养老模式即90%的老年人通过家庭照顾养老、7%通过社区照顾服务养老,3%通过机构集中养老。
可见,老年人生命周期中九成以上的时间都处于居家状态,出于对适老家具的庞大需求,老年家庭理所应当成为家居企业瞄准的主要阵地。
除外,社区养老公寓、专业养老机构等组织或企业也陆续开始采购、配备适老家具,行业前景广阔,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
AgeClub简单梳理了国内适老化家具市场的发展现状:
1.布局多元生活场景,适老家具的三大类型
目前,各种品类的适老家具正陆续出现在家庭、社区机构、养老院的布局之中,涉及客厅、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等多种生活场景,呈现多元化趋势。
(1)健康活力型
健康活力型的适老家具在造型上与常规家具类似,增加了相关适老元素设计,更加注重家具设计、居家环境的融合性及美感等需求。
(2)介助护理型
此类适老家具在健康型适老家具的基础上增加了功能性,方便老年人和护理人员使用,侧重设计研发其作为辅具的功能作用。
(3)长照失能型
长照失能型适老家具适用于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并且充分考虑到他们对于紧急医疗救助的需求。
2.适老化改造加速,企业加码适老家具赛道
目前,绝大多数老年人已有的生活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难以满足老龄社会的要求,围绕老年人口的适老化改造迫在眉睫。
自2020年7月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的指导意见》以来,上海、北京、杭州、深圳、昆明、太原、青岛、重庆等市已陆续开展面向老年家庭的居住环境适老化改造试点工作。
适老化改造试点采取“政府兜底+企业让利+家庭自负”机制,对老年人居住房屋进行适度功能改造,增加适老的设施设备,消除风险因素。比如,对房屋地面进行防滑处理,配备护理床、防压疮垫、淋浴椅,加装感应夜灯、感应试水龙头、定制扶手等项目,以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
可见,政策导向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的背景下,泛家居行业前景空间广阔,市场潜力不容小觑。
1.适老观念相对滞后
国家政策正陆续释放积极信号,面对适老家具这一新兴风口,国内企业发展仍较缓慢,归根结底在于对适老意识的认知缺乏。
这种认知缺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对老年人付费能力的认知不足。
同许多行业一样,家具行业同样没有摆脱一直以来对老年人的固有印象,认为他们固执、保守、付费能力弱。
但如今已经或正在迈向老年阶段的60、70后人群,是整个社会当之无愧最富裕的一代人,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对适老化家具的需求也将快速增加。因此,新老人这个群体是家具适老化布局需要关注的重点群体。
二是对老年人需求及适老化生活场景的认知不足。
关于国内适老化家具的现状,曾有业内人士表示,社会目前尚未全面深刻地意识到适老家具的重要性,认为其只是针对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护理治疗的辅助工具。
我们的调研验证了这一观点。多数企业对于适老家具的研发重点仍停留在外观造型设计、材质结构改良等概念阶段,没有从根本出发考虑老年人的实际使用效果及场景适配。与此同时,企业对于产品研发经费投入和科技人才建设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但居住环境的适老化是一件复杂且精细的事情,要综合考虑老年人的需求、身体情况、整体家居或者机构环境、价格承受能力等等多重因素,继而进行差异化设计。
另一方面,相比欧美、日本等地,我国老人、家庭普遍缺乏科学的适老观念。除了对适老家具的认知甚少外,大多数老年人认为重新挑选、更换家具的过程不仅耗时费力,且属于“额外开销”,于是选择“凑合将就”使用传统家具,导致他们晚年的生活水平较低。
总的来说,我国社会对于适老家具的认知还不到位,从家庭、个人到企业、社会均未能建立起完整的适老观念。
未来,国内家居市场需更多地聚焦老年群体,重视市场培育,转变固有观念,乘势而为带动行业消费升级,抢占老龄刚需背后的潜力空间。
2.行业标准亟待完善
适老家具与普通的家具产品不同,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其评估、验收及入户安装、维修等过程中涉及的内容规定较多。
同时,目前行业内部对于适老家具品类范围、使用功能的相关界定均不明晰,传统家具、医疗家具、康复辅具等概念也较为混杂。
由于行业标准的缺位,“一企业一标准”的现象目前在适老家具领域中较为常见,长此以往则会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行业乱象严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痛点正在逐渐得到解决。
我国首部适老化部品标准《老年人照料设施与适老居住建筑部品体系标准》正式实施。《标准》从适老化部品、老年人照料设施、适老居住建筑、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等多个部品体系入手,提供了不同场景下适老化部品的要求,为建设方、设计方、老年群体提供适老部品的选用依据和应用方向。
《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征求意见稿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作为适老家具领域首个立项制定的家具标准,《适老家具通用技术要求》的制定和实施将为行业提供全面具体的参考标准,鼓励企业面向老年群体生产安全、科学、优质的家具产品,推动适老家具品质化发展。
人口老龄化纵深发展的趋势下,针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适老化改造已逐渐上升为国家议题。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明确适老家具的品类范围、使用功能等,形成统一的国标、行标和强制标准。
3.设计研发周期较长
为全方位地了解老年人的真实诉求,坚持“以老人为本”的设计观念,适老家具需要充分考虑到他们的生理特点,才能实现其安全性、稳定性和舒适性。
同时,老年人行为偏好的特殊性也是企业在研发设计过程中值得关注的重点,具体包括日常生活习惯、起居活动范围、居家养老康复以及移动、清洁家具的便利程度等方面。
众所周知,兼具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和包容性设计的适老家具才能最大限度地贴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心理感受。